本文目录导读:
言语理解与表达
1、选词填空
(1)实词,所填词语要符合语境,搭配合理,符合句意。
(2)虚词,要理解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如转折、递进、并列等,选择合适的虚词。
(3)成语,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避免望文生义、误用。
2、片段阅读
(1)细节理解题,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细节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根据细节信息判断正误。
(2)词语理解题,要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近义词的区分。
(3)句子理解题,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注意主谓搭配、成分残缺等问题。
3、语句表达
(1)病句辨析,要熟悉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并能准确判断。
(2)修辞运用,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准确运用。
数量关系
1、数字推理
(1)数列规律,要理解数列的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能根据规律填写数列。
(2)数字运算,要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2、图形推理
(1)图形变换,要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如平移、旋转、翻转等,并能根据规律推出下一个图形。
(2)图形组合,要注意图形的组合规律,如叠加、并置等,并能根据规律推出组合后的图形。
判断推理
1、定义判断
(1)概念理解,要理解所给概念的含义和外延,注意区分相近概念的不同点。
(2)关系判断,要判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等,注意避免混淆。
2、图形判断
(1)空间关系判断,要理解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内外等,并能根据空间关系判断图形的正确性。
(2)形状特征判断,要注意图形的形状特征,如直线、曲线、圆形等,并能根据形状特征判断图形的相似性。
3、类比推理
(1)语义关系类比,要根据语义关系进行类比推理,如近义词、反义词等,注意区分不同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2)逻辑关系类比,要根据逻辑关系进行类比推理,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注意避免逻辑错误。
资料分析
1、阅读理解
(1)材料分析,要仔细阅读给定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观点,注意材料的来源和可信度。
(2)信息提取,要从材料中提取所需信息,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图表分析
(1)数据理解,要理解图表中的数据含义和变化趋势,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
(2)图表解读,要根据数据绘制图表,并注意图表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也要能解读其他图表所表达的信息。
常识判断
1、政治法律常识
(1)时事政治,要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和趋势,注意时事政治与法律法规的联系。
(2)法律法规,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注意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适用问题,也要了解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和执行效果。
2、经济常识
(1)市场经济理论,要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注意市场机制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也要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
(2)宏观经济政策,要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手段和效果,注意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也要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社会常识
(1)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要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注意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要熟悉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注意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也要了解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